教育教学1

实务精英入讲堂 产学联袂育新章 ——会计学院专家进课堂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31访问次数:10

2025328日,会计学院特邀2000届校友、安徽德远助残中心联合创始人张袁,为百余名师生带来《非营利组织实践探索与财务管理智慧》专题实务课。这位从校园社团走出的助残事业践行者,通过“理论+案例+思维”的三维教学模式,为学子们搭建起通向公益财务实践的桥梁。

张袁老师进行授课

课程伊始,张袁以自身投身助残公益的历程切入,用鲜活数据勾勒出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他指出,财务管理作为公益组织的“生命线”,既要确保每一笔善款可追溯,更要通过科学配置资源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在核心教学环节,张袁通过对比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差异,为师生们构建认知框架:前者以财富最大为目标,而后者需平衡使命达成与可持续发展;企业资金多源于市场,公益组织则依赖捐赠与提供服务收益;在核算体系上,公益组织需建立项目全周期成本追踪机制,绩效评估更侧重服务成果而非经济效益。

当谈到创新实践时,张袁重点推介了德远中心独创的“助残用工生态链”模式。该模式通过政府政策对接、企业岗位定制、残障人士技能培训三维联动,已形成涵盖28家合作企业、安置130余残障人士的规模化运作。

课程尾声,张袁强调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三维战略思维”:以终为始的战略导向,确保资金投向与组织使命同频;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让有限资源产生指数效应;持续创新的融资模式,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协同支持的生态系统。他寄语学弟学妹:“财务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推动社会创新的战略杠杆。”

张袁老师进行授课

课后,谢雨茹同学表示:“张袁学长用真实案例让我们看到,扎实的财务功底如何让公益项目既有情怀又能可持续发展。这种‘知行合一’的授课方式,正是我们最需要的实践指导。”

会计学院将继续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训课程,持续深化“实务专家进课堂”机制,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撰稿:会计学院 于晴;审核:会计学院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