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洁
所在系部: | 会计系 | 职称/职务: | 教授/案例中心副主任 |
研究方向: | 智能会计、会计信息化 | ||
联系电话: | 19937086007 | 电子邮箱: | 120210081@aufe.edu.cn |
办公地址: | 博雅楼 | ||
|
|
一、个人简介
周洁,女,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致公党安徽财经大学支部主委;蚌山区政协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会计与会计信息化,主持4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省级科研项目4项目、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项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编写会计专业教材2部。曾获本科院校骨干教师说课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安徽财经大学第四届“超星杯”移动教学大赛暨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二等奖。
二、教育经历
1999.09-2003.06,郑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取得学士学位;
2006.09-2008.12,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取得硕士学位。
三、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基础会计》《财务共享服务》《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等
研究生课程:《大数据技术与财务决策》等
四、课题项目
(一)科研项目
[1]长三角地区工业废气治理中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2024年度安徽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在研;
[2]社会信任促进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有效性的作用机制与经济后果研究.2023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在研;
[3]以科技创新驱动蚌埠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研究(BB23B009).2023年度蚌埠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主持,结项;
[4]深化河南省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研究(2018B282),2018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主持,结项;
[5]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2016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结项,主持人;(经费:3.5万元)
[6]河南省小微型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013年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结项,主持人;(经费:1万元)
[7]河南省节能减排量化分析与新能源发展战略研究,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结项,主持人。(经费:0.45万元)
(二)教研项目
[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安财‘新经管’战略背景下财务共享实践课程优化研究”(231100363230104),主持,在研;
[2]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经管背景下大数据财务分析师资队伍建设研究”(220603704102649),主持,结项;
[3]安徽省教育厅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财务共享服务”(2023xsxx143),主持,结项;
[4]VBSE跨专业实践课程优化研究(201701063042),2019年教育部高教司,结项,主持人;
[5]财务共享实践教学中心建设方案(201702022046),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结项,主持人;
[6]疫情冲击下高校财会专业线上实训研究,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主持人,在研。
五、研究成果
[1]周洁.基于业财融合的会计信息系统优化分析[J].财会通讯,2019(04).
[2]周洁.构建长三角绿色生态科技创新体系.经济要参,2024(12).
[3]Yan P Wang , Lian B Cui , J Zhou.The impact of green finance and digital economy on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97 (2025).
[4]J Zhou.LiYun Dong.The Hidden Costs of Management in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Resolving them.Frontier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Volume 5 Issue 4, 2024.
[5]J Zhou.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Sharing Practice Teaching Cent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Education Research Vol.5,No.10,2022.
六、荣誉获奖
(一)教学荣誉
[1]2022年安徽财经大学第四届“超星杯”移动教学大赛暨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二等奖;
[2]2016年本科院校骨干教师说课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二)其他荣誉
[1]2024年优秀实践指导教师;
[2]2023年优秀教师、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3]2021年优秀指导教师。
七、人才培养
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鼓励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同时,重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通过产学研结合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并关注心理健康与人文关怀,助力学生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