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专业硕士学位点概况
我校会计学专业于2010年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会计专业硕士学位设立四个方向:会计实务与方法、成本与管理会计、企业理财与风险管理、审计与内部控制实务。近三年,会计专业硕士的报名人数年均超过1200人。截止2024年底,学院共招收了1761名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了12届学生。
截至2024年底,会计硕士研究生导师共计4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导师占比85.42%,具有教授职称导师占比43.75%,45岁以下(含45岁)的导师占比50%,已形成一支职称结构科学、学历结构优良、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匹配、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实践导师共计126位,来自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银行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均为财务部门负责人或关键岗位人员,可基本实现“一对一”实践辅导。
二、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硕士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具有从事会计职业所需的职业品质、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及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研究生教育工作思路是: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导师队伍、实践创新、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经过近15年的办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中心紧紧围绕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不断创新会计专业硕士“职业资格+会计”的培养模式,强化培养过程管理,深化专业硕士学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手段为抓手,全方位提高会计硕士的教学质量。
三、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特色
(一)教学改革与创新:会计理论与实践创新融合。聚焦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以及公司治理等领域理论与实践,在当前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大背景下,加大案例教学力度,创设移动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与企业实践、资本市场密切联系,进行相关课程调整与优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并重。积极服务科教兴国战略,满足市场对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迫切需求,持续推进“新经管”发展战略,探索形成“意识启蒙—知识储备—价值引领—能力形成”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整合税务、法律、人工智能等跨学科课程,为学生提供综合的知识体系。
(三)校企协同育人:资源共享与行业合作糅合。积极拓展校企、校政、校校合作,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已在北京用友政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高新区管委会、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等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资源共享和行业合作的产教融合模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运营中的会计问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四、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效果
学院动员和鼓励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各项学科竞赛,在比赛中提高实践能力。学生曾获得第九届MPAcc学生案例大赛获华中赛区二等奖,第十届MPAcc学生案例大赛华中赛区二等奖和华中赛区三等奖。学生就业率100%,就业地区集中于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邻近省市,分布于金融、教育、管理等领域。就业单位集中在政府事业单位、商业银行、国有企业、事务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