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系

刘坤鹏

发布时间:2023-03-29访问次数:1365


刘坤鹏

 

所在系部:

财务管理系

职称/职务:

讲师/会计学硕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

公司财务与管理控制;资本市场会计与企业风险管理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ahbzlkp@126.com

办公地址:

博雅楼504

 

一、个人简介

刘坤鹏,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财务与管理控制、资本市场会计与企业风险管理,主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省规划青年项目、校级教科研项目多项。在《会计研究》《管理学报》《国际金融研究》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多篇。曾获蚌埠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安徽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特等奖、安徽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安徽财经大学优秀教师。

 

二、教育经历

安徽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学士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   硕士

东北财经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博士

 

三、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Management Accounting》《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经科研论文写作》等

研究生课程:《资本市场会计问题研究》《公司治理与财务》《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等

 

四、课题项目

  (一)科研项目

[1]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异质业绩视角下高管有效激励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机制研究”(AHSKQ2023D027),主持,在研

[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注册制改革提升资产定价效率的微观制度路径研究”(2023AH050201),主持,在研

[3]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背景下上市公司核心高管特征对衍生品使用及其效果的影响研究”(2022AH040089),参与,在研

[4]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我国上市公司衍生品使用的影响因素及其非预期效应研究”(SK2020A0026),参与,结项

[5]安徽财经大学一般科研项目“董秘薪酬激励、履职行为与市值管理”(ACKYC20021),主持,结项

  (二)教研项目

[1]安徽省质量工程教研项目“课程思政融入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基于ACCA方向班的课程试点与推广”(2022jyxm011),参与,在研

[2]安徽财经大学教研一般项目“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acszjyyb2021058),参与,结项

[3]安徽财经大学教研一般项目“新经管视阈下Python嵌入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acjyyb2020065),主持,结项

[4]安徽财经大学教研一般项目“创新实践能力导向的《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研究”(acjyyb2017051),主持,结项

[5]安徽财经大学教研一般项目“《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式与方法改进探索”(acjyyb2015053),主持,结项

 

、研究成果

   (一)科研成果

[1] 李庆华,郭飞,刘坤鹏,裘丽娅.CEO心理异质性对上市公司衍生工具使用的影响[J].管理学报,2022,19(05):768-777.

[2] 李庆华,郭飞,刘坤鹏.使用衍生品的公司创新水平更高吗——基于融资约束和高管风险承担意愿视角[J].会计研究,2021(02):149-163.

[3] 郭飞,李庆华,刘坤鹏.衍生品对冲降低了债券融资成本吗?[J].国际金融研究,2020(05):87-96.

[4] 李庆华,高利芳,刘坤鹏.管理层权力、披露动机与财务报告可比性——基于管理层异常在职消费视角[J].财会月刊,2019(07):18-27.

[5] 张先治,刘坤鹏,李庆华.战略偏离度、内部控制质量与财务报告可比性[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8,33(06):35-47.

[6] 刘坤鹏,张先治,李庆华.管理层权力、预期业绩与薪酬契约有效性[J].商业研究,2017(10):87-95.

[7] 刘坤鹏,李庆华,胡勇.嵌入环境会计的预算控制系统探索[J].财会月刊,2017(19):26-30.

 

六、荣誉获奖

(一)学术荣誉

[1]2024年蚌埠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2023年安徽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3]2022年安徽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特等奖。

(二)教学荣誉

[1]2022年安徽财经大学教学考核优秀

[2]2024年安徽财经大学教学考核优秀

(三)其他荣誉

[1]2022年安徽财经大学优秀教师

 

七、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学生应将真诚视为道德基石,视持续努力为突破瓶颈的核心动力,天赋差异不应成为自我设限的借口;保持积极进取的阳光心态,同时注重基本功的积淀,避免好高骛远的浮躁倾向。塑造兼具仰望星空的情怀与脚踏实地的担当的新时代人才,使其既能以开放心态拥抱变革,又能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双向奔赴。

提供支持:可指导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大创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并汇报论文,优秀本科生可加入研究团队、参与课题研究,为学生深造、实习、找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