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藏海

中华民族的崛起,您看到了么?

发布时间:2020-01-01访问次数:155


     镜头聚焦,201910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在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礼炮轰鸣,歌声嘹亮,整齐的队伍,威严的军容,无不显现出这一次庆典的隆重与壮观。


咚——咚——咚”这是解放军前进的脚步声,他们正踏着雄壮的步伐,沿着长安街的天安门广场前进。“咚——咚——咚”多么有劲,多么铿锵有力的步伐声啊!这不是普通的脚步声,这是我们国家迈向世界之林的声音,是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喜悦之声,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脚步声。

听!战歌已经奏响,随着呼啸而来的轰鸣声,迎来的是我国的空中梯队。70年的波澜壮阔,70年的风雨征程!我们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蔚蓝的天空中,6架直升机护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20架直升机飞成“70”字样……无疑不是一场空中盛宴啊!

70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巨变,取得了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真真正正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真真正正崛起了。

镜头回放,1906年,淮安两次发大水,整个苏北一片汪洋,当地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出逃荒。周恩来的伯父周济渠为生活所逼,后辗转来到东北沈阳。1909年,也是缘于一场大水,周济渠去湖北赈灾,顺道路过淮安回老家探望祭祀祖先。并且将年幼的周恩来一同带去东北照顾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那是1910年初春的季节,就这样,12岁的周恩来从垂柳吐翠、百草排芽的故乡淮安来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铁岭,迈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周恩来的伯父将他安置在当时的“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读书。随着校园钟声的响起,新学期开始了,学校的魏校长为了测验学生的学习目的,在一次讲“立命”的修身课上,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有的同学回答:“为明理而读书!”

也有的回答:“为做官而读书!”

一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则回答:“为挣钱、为吃饭、为不受欺负而读书……”

还有一个鞋店的老板的儿子说:“为家父而读书!”引的全班同学一阵笑声。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脸色沉了下来,他走到新来的周恩来的座位旁边,问道:“周恩来,现在你来回答,为什么要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庄重地回答。这异乎寻常的答案,使魏校长为此一振,也使得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校长万万没有想到这年幼的周恩来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老校长高兴的连连点头称赞:“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镜头一转,1949年,我国第一次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举行,这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现新中国实力的机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个庄严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到全国,传到世界各地。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中华民族将不再任人宰割。只不过在这次阅兵仪式上,周总理说了一句话,让当场的人顿时心酸不已。由于建国初期,我国战略设备落后,飞机数量不足,但如果在阅兵仪式上,我国展现的武器设备过少会让其他国家“瞧不起”,也会让中国人民气馁,思虑再三,周总理说:“让P-51型野马式战斗机飞两次”。虽然有人会说周总理这些办法有些投机取巧,但如果当时我国真有这么多飞机,又何须如此呢?

镜头再一转,2019年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抬头望天,翱翔着的战斗机承载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飞天梦,周总理,我们的飞机再也不用飞两遍了,这盛世,如您所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天安门城楼上一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响彻云霄,七十年栉风沐雨,一百年披荆斩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终于崛起了,周总理,中国,如您所愿,强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