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接连着手臂与躯干,是一个让人读起来就倍觉温暖的词语,因为它是我们的依靠。从小到大,我们倚靠的肩膀 在不断变化,但却都不约而同地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肩膀。我们在父亲的肩膀上长大, 长到可以背着书包进入学堂。在学堂里,我们或许会因为成绩不够好而苦恼,亦或因为与其他的小朋友发生争执而委屈, 也可能因为被老师批评,没有最好的玩具而在幼小的心灵中萌生自卑。这时,总有爸爸妈妈微笑着拥抱我们,告诉我们不要怕,鼓励我们,安慰我们。这个时期,爸爸妈妈就是我们的肩膀,给我们力量,助我们成长。
长大些的时候,外出读书,与爸爸妈妈相隔百里,平日只能借助电话联系。因为你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你总是报喜不报忧。于是,苦涩和心酸不再总是告诉父母,而是会把自己所有的不悦,所有的心事都告诉朋友,舍友或是老师。 而他们也从同龄人或者长辈的角度去帮助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我们心情压抑的时候,他们把肩膀靠过来让我们大 哭一场;心力交瘁时,他们也会把肩膀靠过来,借给我们休息。 这个时候啊,除了父母,朋友和老师,他们也成为我们的肩膀, 陪伴我们成长。
现在啊,经历了一些事,遇到了一些人,品尝了高三时的孤独,体会到了离别的心酸,我们才终于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没有人会一直关注你。情窦初开遭遇拒绝, 实习碰壁,面试被拒等等生活中很多的不如意只能自己面对, 有些苦楚只能自己品尝。或许有人过来安慰你了,但他毕竟不是你,没有你的经历,也就无法真切地与你感同身受。心里的苦还要自己调适。我们终于明白,原来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肩膀。龙应台说:“有些路,终究是要一个人走”。我们开始把眼泪往肚子里咽,不再逢人便诉 说自己的不幸,难过了哭一场,哭过之后又微笑着迎接新的 太阳。当我们真的做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就真的长大了。
肩膀,或宽厚,或伟岸,或窄小,都承载了幸福与温暖, 包含了真情与希望,见证了我们成长的印迹,都将支撑我们 在暗夜里彳亍前行。
回望处,灯火阑珊,仍有人愿意把肩膀借与我栖息,停留, 心里不觉多了些许的勇气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