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发展迅速,随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给学院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其中之一。面对这些新问题,高校的工作人员也在做着新的思考和新的尝试,本文着重谈谈如何利用“图书疗法”来辅助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关键词 图书馆 大学生 阅读疗法
近几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学院规模日益扩大,学科不断增加,招生人数也迅速递增。由于我院学科及发展的特殊性,出现了三校生比例大、女生多、贫困生比例高等特点,这给学院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问题。作为学院的教育科研的资料平台,学院图书馆也在日益发挥着重要的教辅功能。在新的时期,面对新的问题,我们也在做着新的思考,本文就着重谈谈如何利用“图书疗法”来辅助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一
我们注意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几年高校普遍关注的焦点。令世人瞩目的马加爵事件留给人们太多的感慨,至尽还令人深省。更令现代的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是,除了“马加爵事件”等少数的极端行为,在普通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感到空虚、压抑,有时甚至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的状况。一位大学教授所做的抽样调查显示,校园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是“郁闷”。有关单位对南京四所高校的一万多名大学生精神状况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人有心理问题,有11.7%的学生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另外对南京市的608名同学调查时发现,有过心理危机的占75%。北京某高校对98级新生心理调查表明,8.77%的人经常失眠,5.33%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兴趣,26.19%的人有心理问题,只有20.73%的人觉得心理方面没有问题。此外,如城乡之间的巨大鸿沟、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对流行时尚的误导、基础教育对“人”的忽视、家庭与社会教育对健全人格培养的失误等等,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负面的影响。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这些问题,对症下药的正确方法和途径是显得那样的不足。
据专家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存在两个规律: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状况从简单走向复杂;二是随着年龄增长心理障碍呈上升趋向。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适应性和与人沟通的问题,二、三年级学生则以情感、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等问题为主,而毕业生主要是就业压力等问题。此外,感情纠葛、性心理活跃等问题也困扰着不少大学生。到了毕业前,因求职等引发的一系列心理波动对毕业生来说更是一大考验。
二
那么,面对这些成长的障碍,大学生会采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有关部门通过对某医科大学343名医学本科生的一项调查中发现,72%的大学生曾通过读书来解决心理困扰,其中,因恋爱烦恼求助图书的人占48.1%;因就业压力求助图书的占51.1%;因交际困难求助图书的占61.8%;因性的困扰求助图书的占89.2%,而因这四项主要困扰求助心理医生和辅导员的却很少。这些数字一方面表明大学生确实需要心理帮助,另外一方面也说明,“阅读疗法”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阅读疗法也称图书治疗,在西方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目前仍受到国外医学界和图书馆界的普遍重视。《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第三版这样解释阅读疗法:⑴用有选择的读物辅助医学和精神病学的治疗;⑵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解决个人问题。本文所述的“阅读疗法”偏重于第二种解释,即通过向读者推荐一些有益的相关书籍,使读者通过独立阅读或在指导下阅读,以缓解或消除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美国精神医学专家高尔特曾说过:“图书馆是一座心智的药房,存储着为各类情绪失常病人治疗的‘药物’。”⑶ 1989年,赖尔登和威尔逊分析了1981年以后的所有试验报告,得出结论说:“图书治疗是有效的,特别表现在增进自信、改善行为和改善人际关系方面”。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一般从认同、净化和领悟等几个角度来解释阅读疗法的机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经历着与作者同样的心理历程,这种历程是从艺术形式的意识和知觉发展到潜意识的阐释,直至引起“本我”的反响和“自我”的放松控制,作品内容与“本我”相互作用,产生了一个审美的幻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我”的欲求得到了有效的释放,同时避开了“本我”的欲求产生的恐惧和“超我”的压力,使读者恢复到和谐状态。文字作品的内容使人的内心冲突外化,而人的心理活动又使文字作品的情绪内容内化,成为人的总体行为的一部分,这种整合最终就产生了领悟。
大学生喜欢到图书馆去找“心药”,首先是经济、简便、及时。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的服务都是免费的,不必花钱,又可以随时借阅,同时携带方便;第二,图书馆是个人人都去的公共场所,到那里进行“阅读治疗”,不泄露任何隐私,没有精神压力,不会有伤自尊。比如,大学生有些心理困扰是难以启齿的,性困惑就是典型的一例。据调查:“90.9%的学生未接受过有组织的性教育”。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对性的长期禁锢,使得青少年在性发育成熟到来时,得不到科学的性生理和性心理教育,以致产生困惑。有了性困惑又羞于向别人启齿,图书馆便成了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1997年3月,同济医科大学张揆一教授在《爱情婚姻家庭》杂志上开设的《医学教授谈性知识》系列讲座,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它不仅传播了科学的性知识,而且也使大学生读者解除了困惑。此外,目前高校里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老师还太少,设施也不完备,大学生即使想寻求帮助,也往往有许多顾虑和限制,而“阅读疗法”弥补了这一不足。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从图书馆收集的心理学著作和文章中找到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对于渴望更深地认识自己和克服成长障碍的大学生来说,阅读这些著作和文章,就是与心理学家进行无声的交谈。有些同学正是通过读书,鼓起了去找心理医生的勇气。即使没有心理疾患,也可以通过读书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抵御心理“病毒”的免疫力,开发生命的潜能。可以说,阅读疗法既能起到治疗的作用,也能起到预防和促进发展的作用。
三
阅读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图书馆是责无旁贷的。但是,由于图书馆往往缺乏心理学方面的专门人才,所以需要心理学教师或医生的指导;而要使这项工作进行得有成效,又离不开大学生的配合。根据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在这方面尝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具体方法值得推行:
1、成立由心理学教师或医生为指导,图书馆员、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参加的阅读治疗机构,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反映给图书馆、心理学教师或医生。图书馆在阅读、流通两大接触学生最多的部门,挑选出热爱这项工作,并具备相关知识的专职阅疗研究人员,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刊目、专题文章,指导学生阅读。可以开辟阅读疗法阅览室,为了避免出现象心理咨询这样的敏感词,建议阅读疗法阅览室可以称为“休闲屋”、“轻松一隅”、“心灵家园”等。环境布置要尽可能优雅、祥和、轻松,并备有诸如“解忧”、“饶恕”、“自信”、“竞争”、“悟道”、“拼搏”等导读标志,以方便读者自由选择,在阅览制度上也要有别于其他书刊阅览室的借阅方式,尽量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由、随和的阅读氛围,让阅读疗法阅览室成为大学生最喜欢、最愿意去的地方。
2、针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应尽快完善出一个大众化的阅读疗法处方。阅读疗法的研究最终要落到实践,要拿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指导他们有效地开展阅读,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性、精神性疾病逐病列出可供选择的书目清单。这不仅是研究人员的愿望和设想,也是大学生们乐意参考并欲以期待的。
3、图书能否象我们预测的那样对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启发工作十分重要,阅读疗法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既需要具有语文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哲学、心理学、社会、教育学、医学美生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要求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必要时参加各种培训。同时注意学生阅读疗效的观察与跟踪,利用日记、作文等形式与学生沟通,使阅读疗法更加有的放矢。
4、加强对阅读疗法的宣传与教育
大力开展阅读疗法的宣传教育,可以组织阅读疗法讲座,向学生介绍阅读疗法的作用与基本常识。向大学生宣传新的心理健康理念,明白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出现问题是正常的现象,经过及时治疗可以康复,如果听之任之,也可能加重。这有助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今后到社会上能够自觉而有效地利用图书这种特殊的工具来预防和调适心理障碍,使之终身受益。
总之,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和阅读空间,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阅读疗法”,在这过程中加强大学生与图书馆工作人员及心理学教师或医生的双向沟通,这对解决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波:阅读疗法在英国.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
[2]赵伯兴:阅读辅助疗法研究面面观.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宫梅玲. 王连云. 魏彦平.:谈“阅读疗法”在排除大学生心理困扰中的作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