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系

王成方

发布时间:2023-03-29访问次数:2174


王成方

 

所在系部:

财务管理系

职称/职务:

教授

研究方向:

财务会计、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

联系电话:

18357116779

电子邮箱:

wangchengfang@alu.ruc.edu.cn

办公地址:

博雅楼310

 

一、个人简介

王成方,男,教授、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龙湖学者;兼任宏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曾任财务管理系主任,浙江财经大学财务会计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主持多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安徽省社科一般项目、浙江省社科青年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安徽财经大学科研重点项目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科研管理》、《经济管理》、《Abacus》、《Energy Economics》、《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曾获安徽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长三角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荣誉。

 

二、教育经历

2003.9-2007.6,浙江万里学院会计学专业,取得学士学位;

2008.9-2010.6,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

2010.9-2013.6,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

2020.11-至今,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博士后在站;

2015.9-2016.3,美国托莱多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


三、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大数据下财务前沿问题研究》《国际财务管理专题》《财务管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案例》等

 研究生课程:数据挖掘与财务决策》《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会计研究方法》等

 

四、课题项目

  (一)科研项目

[1]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社会信任影响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有效性的作用机制与经济后果研究”(2022M712018主持,在研

[2]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承销商高管背景特征及其经济后果研究”(15YJC790101),主持,结项;

[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营企业发审委社会关联、市场化改革与企业创新”(15NDJC119YB),主持,结项;

[4]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社会信任促进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有效性的作用机制与效应研究”(2022AH050551),主持,结项。

  (二)教研项目

[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经管背景下智能会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231107096041923),主持,在研;

[2]安徽财经大学质量工程基层教学组织示范项目“财务管理系”(acjcjxzz2023001),主持,在研;

[3]安徽财经大学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研究”(acjyzd2024005),主持,在研。

 

、研究成果

   (一)科研成果

[1]Wang C.F., T.T. Ye, J.Y. Li, C.L. Zeng, 2023, “A Family Member or a Professional Manager? The Role of Social Trust in the Choice of CEO in Family Firms”, 《Abacus-A Journal of Accounting Finance and Business Studies》, ABS三星, SSCI二区期刊, 59(1):466-492.

[2]Zhong Y.F., X.S. Chen, C.F. Wang*, Z.X. Wang, Y.C. Zhang, 2023, “The Hedging Performance of Green Bond Markets in China and the U.S.: Novel Evidence from Cryptocurrency Uncertainty”,《Energy Economics》,  ABS三星, SSCI一区期刊, 128(12): 107194.

[3]Bao Z.K., C.F. Wang, Q.X. Xie, 2024,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Survival Risk–Historical Evidence from Chinese R&D Firms”, 《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ABS二星, SSCI二区期刊, 36(2):336-348.

[4]王成方、叶若慧、鲍宗客,2020,“两职合一、大股东控制与投资效率”,《科研管理》第10期183-190。

[5]陈文强、王成方*,2021,“股权激励方式与企业生命周期的适应性匹配”,《会计研究》第6期76-90。

[6]王成方、刘慧龙,2014,“国有股权与公司IPO中的审计师选择行为及动机”,《会计研究》第6期89-95。

[7]刘慧龙、王成方*、吴联生,2014,“决策权配置、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经济研究》第8期93-106。

[8]于富生、王成方,2012,“国有股权与IPO抑价——政府定价管制视角”,《金融研究》第9期155-167。

[9]张敏、王成方、刘慧龙,2013,“冗员负担与国有企业的高管激励”,《金融研究》第5期140-151。

[10]张敏、张胜、申慧慧、王成方,2010,“政治关联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第11期143-153。

[11]刘慧龙、齐云飞、王成方,2017,“金字塔集团不同层级公司成本粘性差异及其成因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第7期82-88。

[12]吴雅倩、李吉园、王成方,2024,“克己复礼:董事长本地任职与企业违规”,《会计研究》第4期63-79。

[13]张敏、王成方、姜付秀,2011,“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具有治理效应吗? ——基于贷款软约束视角的实证分析”,《经济管理》第4期16-23。

[14]王成方、叶若慧、鲍宗客,2017,“所得税率、所有权性质与债务结构”,《财经论丛》第10期18-26。

[15]王成方、宋夏云、蒋巍,2015,“承销费用、政府定价管制与IPO抑价”,《财经论丛》第7期33-40。

[16]王成方、叶若慧,2014,“国有股权、政府定价管制与IPO长期收益率”,《财经论丛》第6期46-52。

[17]王成方、林慧、于富生,2013,“政治关联、政府干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72-82。

[18]于富生、王成方,2012,“承销商声誉、审计独立性与审计师选择”,《审计与经济研究》第6期33-41。

[19]王成方、宋夏云,2015,“国有股权、IPO抑价与长期收益率”,《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72-77。

[20]王成方、叶若慧、于富生,2012,“审计意见、政治关联与高管变更”,《会计与经济研究》第5期42-49。

[21]王成方,2014,“债务结构、企业绩效与高管变更”,《中国注册会计师》第8期35-41。

[22]王成方、罗明琦、张胜、张敏,2010,“审计意见、政治关联与高管变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第1期37-47。

[23]叶若慧、王成方、张文慧,2013,“我国IPO抑价与长期收益率的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第12期38-45。

[24]张敏、王成方、姜付秀,2010,“我国的信贷资源配置是有效的吗?——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视角的经验证据”,《南方经济》第7期61-71。

[25]倪静、王成方,2010,“最终控制人性质、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并购——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86-90。

[26]刘继红,金佩佩,王成方,2020,“高管的学术经历与企业汇率风险”,《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1期99-114。

[27]王成方著.国有股权、政府管制与IPO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6。

   (二)教研成果

[1]王成方、陈思佳,2021,“新收入准则实施对IPO企业的影响——以新疆派特罗尔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中国注册会计师》第10期116-118。

[2]王成方、潘颉,2020,“并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基于新三板公司的案例分析”,《中国注册会计师》第4期119-121。

[3]王成方、潘颉、张颖,2020,“并购商誉的形成及后续减值问题浅析”,《财务与会计》,第15期73-74。

[4]王成方,唐成瑜,2024,“基于ChatGPT的智能财务会计应用研究”,《财会研究》第11期43-47。

[5]C.F. Wang, N. Xu, B. Huang*, 2024, “ Innovative Path of Accounting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Finance”,《International Business & Economics Studies》, 6(5):152-160.


六、荣誉获奖

(一)学术荣誉

[1]2024年 安徽财经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2]2022年 安徽财经大学龙湖学者。

(二)其他荣誉

[1]2024年长三角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指导教师。


七、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欢迎有志于做学术研究,考博的同学报考。

培养成果:指导毕业硕士生超20人。

提供支持:可指导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为学生深造、实习、找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