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藏海

追梦赤子心

发布时间:2018-12-13访问次数:377


偶尔茫然的生活里,连窗缝中传进的风的声音都变得低沉了,像不堪重负的长者的叹息。生活呀,就像云彩飘飘然却笼罩着你整个世界,压得你再怎么瞭望也瞧不见尽头。被现实绊倒的年轻人还在挣扎着,想拨开云雾去那一头。

同无数个在外打拼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般,合租屋下为了房租、水电费低头,公交站、地铁站里的行色匆匆,那些电影里的桥段原来都如此真实地出现在她的生活里,也可以说是出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南京这座城市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哪怕是漫步街头也能生生地生出一派文学之气,置身各大古迹时感受更为深刻,可这一切的氛围与底蕴硬生生地被几面墙隔开。屋内是她埋在书桌资料里、修改出版策划的身影,这幅画面实在与文学修养关系不大,也不是吟诗作对之类颇具文学气息画面感的场景。往事浓淡、经年悲喜,都在青春的棱角被打磨的过程中释怀,或咸或淡,留下的东西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了。

如今已然入夏,窗户缝里的低吟声愈渐得大了,十几层窗户望下去便是初夏里的木棉花繁盛得像火一般在湛蓝天空下和着夏风燃烧的景象,那是火的颜色也是希望的颜色。“终于完工了”她伸了个懒腰,转身走到窗前,向下望去。“这景真好,出去转转吧”。窗户上映着的一张脸好似什么都没变呢。木槿花旁的林间小路,暖阳散射进小林子,斑驳的光影映落在草地,在不规则的地砖上拉长了她的影子。“这是为别人出的第三本书了,什么时候我也能真正出一本自己的书呢?”。

伴着斑驳的光影和青石板上的踏踏声,来到凉亭处。迎面拂来舒服的凉风一下子把她带到文章初次发表的那日,校园凉亭处放飞的自我,快乐得像个小孩子似的。在这接近五年的时间,写作是她的习惯与梦想;只是从业后写作也渐渐地从习惯变成与难以接受的现实的抗争,从前的那个热爱山水、崇尚自由的人心里也渐生了波折与沧桑。二十岁的那年,励志成为文学学者的她莫名地产生了当作家的念头,这就是青春的颜色吧,热情又善变。那个年纪里的我们,也都曾在时光的笔墨下勾勒几十年后的日子,烦恼与忧愁、欢喜、离别的感伤好像都是相同的。成长在岁月中沉淀,青涩与浮躁也在未来的重量中褪去。被现实这把利剑割破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小幻想,让我们不得挣扎。她像我们众多在梦想路上跌跌撞撞的人,经历平淡而曲折的生活,也听过、见过身边许多朋友的故事,形形色色的人身上都瞧得见书中描绘的故事的影子,包括我们自己也或多或少地活在书中的人物里。她一直觉得,人生百态、悲欢离合如若不能一一经历,那就见一见别人笔下的山河,同样也绘出自己或臆想或走过的路,这才像个自由人。

想到这心头咚的一声,像是什么失去良久的东西又回来了。“若是当年梦想的种子被生活扼杀了,那么我最初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呢?忙碌的生活里,人总得尝试着走一条特别的路,去体验个体生命的辛酸与烂漫,那么这些年的旧事应该也足够我写些什么了。”午日的闷热也随着心情的开朗渐渐褪去,收拾好心情,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在夕阳的注视下缓步离开,小区门前她向邻居亲切地打着招呼。上篇被拒的稿子又被她改了又改,直到窗户前的那片橘黄色光渐渐暗淡,木棉花的火焰也不再燃烧。青春的日子里,难得的是追梦,更难得的是追梦途中的赤子之心。熬到凌晨,点击发送邮件后的她如释重负,生活也还在继续着。

她依旧在出版社做着文编的工作,为那些新人、老人做着图书营销策划方案。闲下来的时间她就写景、写生活、写自己。陆陆续续的,她的作品刊登在了报刊、杂志上,小有名气的她也转为所在出版社的签约作者。很多年之后,她成为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其文字朴实、自然,深受读者喜爱。不久前,她的新书发布会上有位书迷提问道:“您是怎样坚持创作的,您的文字里都是您的经历吗?”

她缓缓道来:“写作于我而言是粒梦想的种子,在那些有梦同行的日子里,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挣扎过、坚持过,生活总难免有摔打和考验,我们或多或少都曾感觉到某一刻自己在现实践踏了梦想时无能为力。我所写的不仅是我的故事,也有我的情感和向往。青春的日子里,难得的是追梦,更难得的是追梦途中的赤子之心。无论何时都不要丢弃,保护好年少时萌芽的种子,在这途中你会遇见更坚强的自己,直至这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