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藏海

唯有平衡,才可发展

发布时间:2018-12-13访问次数:72


每个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万事万物,乃相生相克。

“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

水墨画的定义,《中国美术辞典》解释为:“中国画的一种,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传王维的《山水诀》云:“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最基本的水墨画便是充分利用墨的干、湿、浓、淡、清来体现物象的远近、凹凸、明暗、阴阳、燥润、滑涩。

所谓以色为主,以水调色。笔尖蘸上些许已调好的墨水,把自身的力量注入笔端处,将自身的情感注入宣纸中,从而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画家可用平、圆、留、重、变这五种笔法,时而用笔平稳,层层分明;时而圆润有力,外柔内刚;时而留滞涩感,如屋漏痕;时而力透纸背,如高山坠石。变化莫测,气韵生动。

何来的气韵呢?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不论是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宋明理学,或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抑或是道教佛教的传入,中国的哲学精神一直不断地渗透到千家万户,所以画家心中的爱国情怀、踌躇满志等等复杂的情感也得以沉淀与升华在宣纸中,为中华文化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正如黄宾虹所说“世之论画者,必曰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中古之画,细密而精微。此因时代之沿革,而艺术亦为之而变迁,其势使然。”水墨画至今仍得以流传的原因,大抵就是它不断变化却又未曾改变的阴阳之美了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说起“王”这个字,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定有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和为了穿上龙袍,坐上龙椅从而掀起一次又一次的腥风血雨。

很明显,君臣之间的关系可不是仅仅用好坏来形容的,谁在明处,谁在暗处?谁是棋手,谁是棋子?权谋争斗风起云涌。

荀子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所谓民心,在我看来,不止老百姓,还有朝廷的众大臣们,魏征进谏以文治国,邹忌讽齐王纳谏,耶律齐进谏采纳汉文化都为国家的安宁繁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人所流传。可并不是所有大臣都会如此幸运,轻则削权被贬或者流放至荒无人烟处;重则挖心被杀甚至牵连其他无辜者的性命。

渐渐地,国家的天平日益倾向皇权,可是,这天下本就不是一个皇帝就可以操控的,你以为一览无余即将登顶之时,偏偏会给你最猝不及防的卑微与无法挽回的夺权局面。

深谋远虑谋于权势的人,可能自以为掌控全局,但他不明白,君臣这场争斗,没有谁可以成为真正的王,没有谁可以成为真正的天,玩弄权势,自己也终将被权势玩弄。只怪他们处在了未曾寻找到真正道路的时代吧。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与文化。中国美,是油墨书香,是大好河山,是浩瀚星辰,是八大菜系,也是烟火人间。新时代的我们应培育好、发展好祖国的文化,面对他国文化,选择尊重文化多样性,努力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同时,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明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国际社会日益也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不论是全球气候变暖,蠢蠢欲动的恐怖主义问题,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网络攻击,资源短缺等等挑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的大国,积极迎接挑战,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在各国共同利益的引导下,世界正朝着更加光明的方向发展。

水墨画,勾勒出黑与白;

王与臣,充斥着智与庸;

国与国,权衡着利与害。

明明是矛盾的事物,却产生了奇妙的碰撞,造就出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平衡,恰似中国古老的哲学,朴素而有力,言简而深奥。